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

十分鐘教識你粵語「九聲」

粵語每個字都可以用九個音調來唸,變化精微,讀起唐詩時特別好聽,很多人都知道;但是,就算天天在講粵語的人,都未必能夠個別指出哪「九聲」。

西人學講粵語,最難掌握的,就是正確的讀音聲調,從小聽到大的笑話是,西人傳教士向信眾說:「你信耶穌,耶穌打 ”救” 你。」 那個去聲的「救」字的,說成平聲的「X」字,「講道理」變成「講粗口」!

咦,「平、上、去、入」,四聲而已,何來「九聲」?!

我現在要在這裡,10分鐘教曉您粵語「九聲」。



平、上、去」聲,各自分上、下,共六聲。

「入」聲分上、中、下,共三聲。6 + 3,便是「九聲」了。

一般西人講粵語,總是單用「上平聲」,例子:你試仿效西人用香港英文拼音Chan Tai Man來講「陳大文」這個名字,變了「親鈦蚊」是不是有點陰陽怪氣,與粵語的聲韻鏗鏘、抑揚頓挫相去甚遠?

現在開始學啦!

「平、上、去」聲

以 si 這個音為例:

「上平」(1 聲):詩
「上上」(2 聲):史
「上去」(3 聲):弒


「下平」(4 聲):時
「下上」(5 聲):市
「下去」(6 聲):是

您現在應該知道,嘗「試」的試 (3 聲),和考「試」的試 (5 聲),讀音是有不同的了。


大家反覆讀幾次:


「詩、史、弒、時、市、是」,「詩、史、弒、時、市、是」,「詩、史、弒、時、市、是」......習慣一下這個升降的Progression....惦唔惦呀?

試用wai 字試一試----








「威、委、穢、圍、偉、謂」,是不是?




再試用fu 字試一試----








「夫、虎、富、符、婦、父」






OK!很容易這就學會六聲了。今後見到甚麼字,都在心中默唸一次,不出幾天,您都成為專家了。

入聲


還有 7、8、9 三個聲,即「上入」、「中入」、「下入」。


凡英文拼音以「t」、「k」、「p」結尾的,都是入聲字,如用si 音為例,「sit 」、「sik 」、「sip」便是。舉例:


「sit」: sit(上入,7 聲,無此字)、薛(中入,8 聲)、蝕(下入,9 聲)
「sik」:色(上入,7 聲)、行「刺」的「刺」「(中入,8 聲)、食(下入,9 聲)


反覆讀幾次:

「色、刺、食」、「色、刺、食」、「色、刺、食」.....

現在我們由 1 聲讀到 9 聲:


1. 詩 「上平」
2. 史 「上上」
3. 弒 「上去」


4. 時 「下平」
5. 市 「下上」
6. 是 「下去」


7. 色 「上入」
8. 刺 「中入」
9. 食 「下入」



哈哈,你畢業喇!


(文章允許轉貼,請具作者名字:梁煥松)

17 則留言:

  1. 初來香港,學粵語時用了一部好教材,講授粵語九聲的幾組例字之中,有一組是數字:
    陰聲調的平、上、去:3,9,4;
    陽聲調的平、上、去:0,5,2;
    高、中、低三個入聲:7,8,6;
    九個數字,連成一串,好似一個電話號碼,最為好記,也容易練習。
    另一組,九個例字是蔬菜、穀糧:
    瓜、果、菜,禾、米、稻;
    再有一組,是家畜、動物:
    豬、狗、兔,牛、馬、象;
    這些都有意思,容易記住。
    自己學會之後,也推薦給人。
    不過,應當承認,我自幼會說閩台語,利用閩台七聲調來學粵語的九聲調,也便利不少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Allen您好!
      請問一下您可否分享一下那部粵語好教材的名字是甚麼?謝謝!
      Victor

      刪除
  2. 多謝Allen的分享。
    我也來一個由第一到第六個聲調的順口訣:

    「一、碗、細、牛、腩、麵」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記得老師教好像是「三」碗細牛腩麵"叔"夾辣...

      刪除
    2. 「三」是對的,「一」是第7聲。

      刪除
  3. 真係好文共賞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希望大家有用喇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其实 什么是 平上去 和 上下 ?入又是什么呢?到底 这些 字 代表 怎样的发音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6. 看來閣下是不懂粵語的,文字上不能向你解得明白,你找個廣東人讀上面的例句給你聽一次,就知道了。
    現在的普通話也有上平,上、去、下平、輕聲的「五聲」。

    回覆刪除
  7. 平、上、去三聲,你用普通話讀下面三個,發音都是 "si",但音調有別的字就明白了:

    思、死、駟

    或 "shi" 的

    獅、石、史、市 (第一個是上平,第4個是下平)

    回覆刪除
  8. 差佬去元朗度捉惡賊 (九聲)

    回覆刪除
  9. Chris 兄,

    多謝你多個星期前的回答詩韻門題.
    "三人同行, 必有我帥焉". 中國古聖遺訓沒有錯.
    再讀大作方知五胡亂華, 漢人南流, 廣東變為小中原, 所以讀詩粵語勝普話; 對.
    又查新華宇典: "文" 字普通話原來是平聲; 陽平, 你也有理. 我不用"高章"因為這詞似論"庥雀".

    最近上網找到“平水韻"和“中華新韻等等, 亦有古詩作法.

    我有一"project", 是七古文章. 希望成功.

    言成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《●普通話的同音字 ▏●粵語的「第十聲」》曾傑成 2016.6.1.

   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s/%E6%9B%BE%E5%82%91%E6%88%90/%E6%99%AE%E9%80%9A%E8%A9%B1%E7%9A%84%E5%90%8C%E9%9F%B3%E5%AD%97-%E7%B2%B5%E8%AA%9E%E7%9A%84%E7%AC%AC%E5%8D%81%E8%81%B2%E6%9B%BE%E5%82%91%E6%88%90-201661/1174502895914847

    曾傑成·2016年6月1日
    Tat Fok(霍達志先生)2016.6.1.電郵給好友的文章:
    Tat Fok 說: 普通話是中國語言中最差的,比國語更差。請用普通話及國語讀:研究、星期、因為、打撈 ……。
    契丹話(遼)、女真話(金)、蒙古話(元)、滿洲話(清),都屬阿爾泰語語系。阿爾泰語無聲調,普通話受阿爾泰語影響太大,致聲調減少,入(聲)派三聲(平上去),而入聲消失。又閉口音消失,使得「連、林、鄰」同音,又「實、拾、石、食」同音。
    請用普通話、廣東話、潮州話、客家話、湖南話、上海話讀下面句子: 「按刑事形式,就形勢行事。」 就知各種語言的好壞。
    普通話的總字音是3276個,廣東話的總字音是10620個。普通話的同音字太多,難以分辨,只好加長詞語,而令句子累贅。
    文章拖長,書本加厚,傳意減慢,這是文化大災難,因為甚麼都慢過人啊。 民國初年,選定國語,北京話與廣東話同票,最後是主席加一票,選了北京話做藍本,去除輕聲,去除兒化韻,參考古今音變,而成為國語。國語在中國各地都不真實存在的,這是國語的缺點。 中共上台,凡事政治掛帥,「凡是敵人贊成的,我們便要反對。」將國語改名普通話,同時學蘇聯、日本,以首都北京最多人講的話為準,定為標準,不管歷史,不理古今音變,使得問題更複雜,災難更大。因為北京是燕雲十六州之一,自五代石晉割予契丹以後,北京都受外族管治,直至明朝收復,清朝又受滿洲人管治。當時的國語是滿洲話,今日說的「挺好」,挺,本是滿洲話中的建州話,收n音尾,受海西女真話、野人女真話的影響,變成收ng尾音,今日竟成了標準普通話,「規範的漢語」了。北京話是「番鬼佬講中文」,就五千年的中國話來說,是最差的中國話。
    請想想,周文王、孔子、孟子、秦始皇都不識漢語,因為漢朝未出現。蘇東坡是用四川話思考寫作的,孫中山是用廣東話思考寫作的、魯迅是用紹興話思考寫作的,蔣介石是用浙江話思考寫作的,毛澤東是用湖南話思考寫作的,李嘉誠是用潮州話思考判斷做買賣的,田家炳是用客家話思考判斷做買賣的。這批人,都不用普通話思考的,他們的智慧,都不來自普通話啊!今日中國最值錢的語言,似乎是潮州話啊! 所謂漢語,所謂普通話,關乎國族前途,請大家深入探究,獨立思考,切勿人云亦云啊! 1-6-2016
    【以上是 Tat Fok(霍達志先生)2016.6.1.電郵給好友的文章。】
    ● 曾傑成按:
    下文節錄《百度》作補充,證明上文所說:「普通話的同音字太多,難以分辨,只好加長詞語,而令句子累贅」。
    《施氏食獅史》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1930年代在美國寫的一篇奇文,文章原題《石室詩士食獅史》,同時趙元任還用英文寫了一篇說明,標題“Story of Stone Grotto Poet:Eating Lions”。 全文計94字(後擴充為103字,連同題目7字,共110字),每個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shi。具有古文功底的人在閱讀時能夠讀懂,但是如果用普通話讀音來朗讀,讀起來拗口不說,也沒人能聽懂,原因是通篇都是同音字。 1960年,《施氏食獅史》被大英百科全書收集在有關中國語言項內。
    【原文】《石室詩士食獅史》
    石室詩士施氏,嗜獅,誓食十獅。施氏時時適市視獅。
    十時,適十獅市。是時,適施氏適是市。施氏視十獅,恃矢勢,使是十獅逝世。氏拾是十獅屍,適石室。 石室濕,施氏使侍拭石室。
    石室拭,施氏始試食十獅屍。食時,始識十獅實十石獅屍。試釋是事。

    【原文漢語音標】《施(shī)氏(shì)食(shí)獅(shī)史(shǐ)》
    石(shí)室(shì)詩(shī)士(shì)施(shī)氏(shì),嗜(shì)獅(shī),誓(shì)食(shí)十(shí)獅(shī)。 氏(shì)時(shí)時(shí)適(shì)市(shì)視(shì)獅(shī)。 十(shí)時(shí),適(shì)十(shí)獅(shī)適(shì)市(shì)。 是(shì)時(shí),適(shì)施(shī)氏(shì)適(shì)市(shì)。 氏(shì)視(shì)是(shì)十(shí)獅(shī),恃(shì)矢(shǐ)勢(shì),使(shǐ)是(shì)十(shí)獅(shī)逝(shì)世(shì)。 氏(shì)拾(shí)是(shì)十(shí)獅(shī)屍(shī),適(shì)石(shí)室(shì)。 石(shí)室(shì)濕(shī),氏(shì)使(shǐ)侍(shì)拭(shì)石(shí)室(shì)。 石(shí)室(shì)拭(shì),氏(shì)始(shǐ)試(shì)食(shí)是(shì)十(shí)獅(shī)。 食(shí)時(shí),始(shǐ)識(shí)是(shì)十(shí)獅(shī)屍(shī),實(shí)十(shí)石(shí)獅(shī)。 試(shì)釋(shì)是(shì)事(shì)
    【普通話譯文】:
    石頭屋子裡有一個詩人姓施,喜歡獅子,發誓要吃掉十頭獅子。這位先生經常去市場尋找獅子。這一天十點鐘的時候他到了市場,正好有十頭大獅子也到了市場。於是,這位先生注視著這十頭獅子,憑藉著自己的十把石頭弓箭,把這十頭獅子殺死了。先生扛起獅子的屍體走回石頭屋子。石頭屋子很潮濕,先生讓僕人擦拭石頭屋子。擦好以後,先生開始嘗試吃這十頭獅子的屍體。當他吃的時候,才識破這十頭獅屍,並非真的獅屍,而是十頭用石頭做的獅子。先生這才意識到這就是事情的真相。請嘗試解釋這件事情。 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9225.htm

    ● 曾傑成又按﹕
    ◆粵語聲調豐富,同音字較普通話為少。
    粵語有九聲【1.陰平、2.陰上、3. 陰去、4. 陽平 、5. 陽上、6. 陽去、7. 陰入、8. 中入、9.陽入】,粵語有時出現「第十聲」,即:與陰上聲相同音值(p、t、k 韻尾)的入聲字。十聲舉例:
    1. 豬 「陰平聲」
    2. 狗 「陰上聲」
    3. 兔 「陰去聲」

    4. 牛 「陽平聲」
    5. 馬 「陽上聲」
    6. 象 「陽去聲」

    7. 不、必、急、速。 「陰平音值的入聲」【與「陰平聲」相同音值(p、t、k 韻尾)的入聲字。】
    10. 「住『宅』」、「捉『賊』」、「萬字『夾』」、「頂『夾』」。 「陰上音值的入聲」【與「陰上聲」相同音值(p、t、k 韻尾)的入聲字。】
    8. 刼、殺、托、缽。 「『夾』縫」,「『夾』心餅乾」。「陰去音值的入聲」【與「陰去聲」相同音值(p、t、k 韻尾)的入聲字。】
    9. 十、月、六、日。「王侯『宅』第皆新主」,「亂臣『賊』子」。「陽去音值的入聲」【與「陽去聲」相同音值(p、t、k 韻尾)的入聲字。】

    (即:入聲有四個 音值:7. 陰入、10上入、8. 中入、9.陽入)【「第十聲」的字,下舉三十八例:「一盒月餅的月餅『盒』」、「書『局』」、「白『鴿』」、「喉『核』」、「戴金『鈪』」、「遊行隊伍拉橫『額』」、「刷牙要用牙『刷』」、「撩耳要用耳『挖』」、「住『宅』」、「捉『賊』」、「燒『鴨』」、「詩『集』」、「萬字『夾』」、「頂『夾』」、「大粒『嚜』」、「麥先生就是老『麥』」、「葉先生就是老『葉』」、「莫先生就是老『莫』」、「唔聽『笛』(歇後語「阿聾送殯」,歇後是「唔聽佢支死人『笛』」,簡化為「唔聽『笛』」)」、「蝴『蝶』」、「光『碟』」、「字《帖》」、「斧頭揼『鑿』『鑿』揼木」、「煎堆油『角』」、《男燒衣》曲詞「燒到煙槍、煙『托』、雷州斗」、「長頸『鶴』」、「長頸『鹿』」、「處女『膜』」、「栗子又名風『栗』」、「市營『率』」、「打『雀』咁眼」、「禾花『雀』」、「賈寶『玉』、林黛『玉』、 美『玉』、碧『玉』」、「產婦在分娩後,習慣坐『月』」、負責雜務的管理員,又稱「打『雜』」、正月初七稱為「人『日』」、「綠『綠』地色」、「『白』白的衫」……(最少三十八個「上入聲」的例)。】【就我所知,在廣東西部及廣西東部,粵音陰上聲多變為改發陽上聲,而且發「粵音第十聲(「上入聲」)」並不普遍,故流行說法是「粵語有九聲」而不說「粵語有十聲」。】粵語聲調豐富,同音字較普通話為少。 "

    ◆普通話(及國語)只有四聲【陰平聲、陽平聲、上聲、去聲】,聲調不廣,入聲字散入平聲、上聲、去聲之中(「入派三聲」),同音字也較多。可以出現《石室詩士食獅史》、《季姬擊雞記》、《饑雞集磯記》等「全篇文章都用同音字」。

   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2018.9.30.曾傑成補充:【粵語第十一聲】:

    Do,Re,Me,Fa,Sor,La,Se,簡譜寫成:1,2,3,4,5,6,7。廣州粵語的「陰平聲」,普遍習慣發「51」的音調,而香港、美加澳紐粵語的「陰平聲」,普遍習慣發「55」的音調。如果把這項差別,也計算在「粵語九聲」項之內,則連上文所談【與「陰上聲」相同音值(p、t、k 韻尾)的入聲字。】的「第十聲」,在此則出覒【「51」「55」差別】,可算作「粵語第十一聲」。

    在下淺見,敬請賜教!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冇錯。一二三的「三」,同洗衫的「衫」,
    是陰平聲,但是發音有少許分別,
    前者較低,後者較高。
    廣州人讀得準,香港人很多讀來一樣。

    回覆刪除